零下37℃ ,北极女子民兵坚守边关

2019-12-27 22:50中国民兵·康敏 曹修武 乔振友

漠河,中国版图上纬度最高、地理位置最北的县级市,因受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流影响,冬季极寒漫长,环境艰苦恶劣,历史上最低气温达零下52.3摄氏度,人称“神州北极”。而在漠河最北的北极村,有这样一群人,常年担负边防协勤任务,配合边防部队维护边境稳定,她们就是北极女子民兵班的女民兵。春节前夕,记者走进北极村,走近这支“娘子军”。

在人武部政委张海成的引领下,记者来到界江边,皑皑白雪覆盖的江面上,北极女子民兵班与边防官兵正踏着没膝的积雪迎面而来。张海成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进行联合巡逻执勤。“调整改革后,边防部队隶属关系发生了改变,但省军区系统管控边境的职能任务没有变,我们主动协调驻地边防部队,将民兵参勤纳入连队勤务,利用民兵分布广、信息传播快、社情民情熟等优势,最大限度发挥民兵作用,保证了辖区边境安全稳定,民兵的荣誉感与认同感也得到提升。”

漠河的冬天很冷,夜很漫长,每天15点左右太阳就开始落山,傍晚18时,已是伸手不见五指。对于生活在极寒之地的人们,很多人已经吃完晚饭准备休息,而北极女子民兵班的成员们仍枕戈待旦。“大马场附近有可疑人员,迅速到人武部集合!”她们的手机接连响起,接到出勤命令后,她们迅速穿上军装,向人武部集结。一小时后,10名女民兵带着执勤装备向任务地开进。

夜晚的北极,气温降至零下37摄氏度,寒风夹杂着飞雪扑打在脸上,阵阵刺痛。女民兵们顶着风雪在界江的冰面上行进。

“停!大家注意,前方冰排附近有清沟!”班长顾小红叫停队伍后,认真查看冰面情况后,果断改变行进路线,成功绕开了两处“清沟”,避免了险情发生。进入哨位后,民兵们个个睁大眼睛,警惕地注视着周围一切。而此时她们还不知道,这只是人武部组织的一次应急演练。

“我们让民兵参与边防执勤,就是要让她们在一次次任务中锤炼过硬的本领。”张海成告诉记者,北极村与俄罗斯一江之隔,而特殊的地理气候,也使这里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,近年来,到漠河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,2019年已突破200万人次。游客初来乍到,大多不懂边防政策法规,容易发生误入邻国国界等事件,边境管控任务更加艰巨,所以民兵队伍必须时刻保持战备状态。

班长顾小红向记者们介绍,女子民兵班成员,均来自北极镇各企事业单位,有教师和银行的员工,还有家庭民宿的小老板。她们都是怀着对国防建设的热爱参加民兵队伍的。为了胜任本职,她们每年都要到边防连队参加一个月的专业化训练。除了与边防连队联合巡逻执勤外,她们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向边民和游客宣讲边防政策,开展国防教育。民兵班成立9年来,共协助参与巡逻执勤600余次,宣讲边防政策法规186次,发现和制止游客误越国界35次。

“春节你们怎么过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顾小红说:“作为祖国最北的女民兵,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,更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,每年的除夕夜,我们都要到界江巡逻执勤,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新年,为祖国守岁。”

中国民兵·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