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以忘怀的《弹道无痕》

2022-09-25 00:00解放军报·■张铁梁

  我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是在新兵连看的。

  那年,刚刚高中毕业的我参军入伍,从豫东平原的小村庄来到祖国最北端的某炮兵团。12月份正是东北最冷的时节。每天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,我们开始了忙碌的新兵训练。

  入伍半个多月后,一天下午,班长告诉大家晚上要组织看电影,战友们立刻围拢过来。我兴奋地问:“班长,啥电影?”班长神秘地说:“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”由于心里充满了期待,那天的晚饭我吃得都少了些滋味。

  北方的冬天,天黑得早。晚饭后,新兵们喊着响亮的呼号,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大礼堂。看电影前,值班干部向我们提了要求,特别强调看电影时必须端坐静看,看电影也是在练作风。坐下后,我偷偷观察左右,礼堂大而空旷,每个战士腰杆都挺得笔直,全场鸦雀无声。

  灯熄灭了,一束光投射到舞台,绝美的画面在银幕上铺开,让我终生难忘。一轮巨大的红日下,映射出一对父子打铁的剪影。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,画外音传来父亲对儿子的嘱托:“孝敬我,不如孝敬国家,既然当兵了就好好报国。”伴随着强劲有力的打铁声,银幕上出现了片名《弹道无痕》。

  用现在的眼光看,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。铁匠的儿子石平阳带着父亲的嘱托参军来到炮兵某部。在部队大熔炉里,经过组织的培养和班长李四虎的“锻打”,他很快成长为训练尖子和连队的骨干。虽然表现优异,但是现实中的阴差阳错让他一再错失成为一名军官的机会。面对梦想的一再破灭,他没有抱怨,也没有像班长李四虎那样选择退伍,而是坚持心中理想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了8年。在一场演习中,他凭借过硬的射击技能赢得了首长和指挥员们的敬意与肯定,最终被破格提拔为炮兵连长。

  当时,刚刚穿上军装、同样怀揣梦想的我,被影片中传递出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深深震撼了。电影以写实的风格展现了基层部队的训练和生活。电影中的战士操的炮跟我们操场上的大炮一样,甚至连班长李四虎的严格要求也跟我的班长一样。看完电影,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,感觉热血沸腾,浑身充满力量,恨不得像石平阳那样一头扎进训练场开始加练。

  晚点名时,班长让大家谈谈观影体会。我说:“我要像石平阳那样当一个好兵。”战友们听后都笑了,我感觉脸刷地一下红了。班长没有笑,他郑重地对我说:“有目标很好,但更要有行动。希望你能在下次体能考核中突破自己,做个好兵。”那晚,我在日记本上认真地写下了“我要当一个好兵”。

  当时,虽然入伍不久,但体能训练强度已经让体能偏弱的我感觉有点吃不消,有时腿疼得连蹲下都吃力,甚至一度得了“体能训练恐惧症”。每次体能训练前,我感觉心里发慌、嗓子发紧、双手发凉,加上室外打着呼哨般呼啸的北风与班长们严格的要求,总让我胆战心惊。特别是3公里训练,对当时的我来说,每一次都如同长征般漫长。

  还记得看完电影的第二天,连里组织3公里考核,借着电影传递的精神力量,我似乎多了些信心。然而,理想美好,现实“残酷”。当我大口大口喘着粗气,腿像灌了铅一样迈步困难时,脑子里总有两个不同的声音:一个说“放弃吧”,另一个说“坚持啊”。为了鼓励自己,我边跑边在脑海里回想电影中石平阳挖驻锄比赛的场景,想着班长教的调整呼吸、用摆臂带动步幅。在这种坚持中,虽然身体感觉依然痛苦,但似乎轻松了一点。就这样,当我冲过终点时,竟然比之前的成绩提高了几十秒。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精神力量带来的自我超越。

  从此,我似乎找到了克服“体能训练恐惧症”的法宝。每次训练,感觉坚持不住时,我就一遍遍在脑中回忆电影里的片段激励自己。石平阳的故事陪我走过了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,也帮助我锚定了一个目标“当一个好兵”。

  转眼之间,我已从一名新兵变成了老兵,却依然觉得自己离当一名好兵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。每当在光荣与梦想间奋斗,在拼搏与痛苦中挣扎时,我总会想起当初这部电影给我的激励。它让我在兵之初懂得了什么是坚毅的品格,什么是无私的精神,什么是朴实的作风,什么是一个好兵。我也永远记得电影中的那句台词:“一个优秀的炮兵应该像一颗炮弹,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弹道,最后命中目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