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云雀”长出双“心脏”

2022-05-20 00:00解放军报·■邢东  李想
“云雀”Ⅰ无人机
“云雀”Ⅲ无人机

  云雀以婉转动听的歌喉为人们所熟知,同时也是飞行健将。它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,动作敏捷,常一飞冲天,并能在空中“悬停”。

  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以“云雀”命名其生产的战术无人机,显然是想彰显该系列无人机“小巧”“善飞”的特征。

  该系列无人机擅长收集情报、实施侦察、指示目标。从“云雀”Ⅰ到“云雀”Ⅱ再到“云雀”Ⅲ,它一直在“升级”,优异的性能也让其声名“雀”起。

  同类无人机身上的优点它基本都有,比如“目光”锐利、“身法”灵活、“脚力”较强等。多年来,它的本事一直在增长,“个头”却没有变化太多。

  “眼神”好,是侦察类无人机执行任务的基本前提。通过逐步添加和升级感知系统,“云雀”的“眼睛”越来越明亮,白天夜里都能工作,即使在一些不良天气,对地面上的动静,它也能尽收眼底。

  好的战术无人机,优势首先体现在使用灵活、方便上。体形较小的“云雀”满足了这种需求。“云雀”Ⅰ可用手抛或榴弹筒发射,即便使用者身处狭小空间,通过窗口和一些较大的空隙,也能成功放飞。“云雀”Ⅲ的身体看上去有些“壮”,其实也没大多少。它的起飞靠发射架。这种发射架不大,能方便地集成在车辆平台上,同样能实现无人机“想用就用”。

  “云雀”Ⅱ也比“云雀”Ⅰ大。由于“嫁接”了其他无人机成熟的自主控制技术,“云雀”Ⅱ执行任务时身法更加轻巧,自由度进一步增加。

  在自然界,云雀是鸣禽。作为时常出没在作战空域里的无人机,“云雀”却不得不噤声。方法之一就是采用电力推进,“云雀”Ⅰ和“云雀”Ⅱ都是如此。因而,它们能“静悄悄”地飞行。

  电力推进,有静音的好处,也有弊端,那就是爆发推力有限,难以驱动无人机在更短时间内抵达更远的目标区域。

  为弥补前两款“云雀”的这一短板,“云雀”Ⅲ应运而生。除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外,它最大的变化,就是长出了双“心脏”——兼具电动机和内燃机推力系统。

  这种动力构型,使“云雀”善飞的特征更加突出。内燃机动力系统推力强劲,“云雀”Ⅲ无人机赶路时间明显缩短,能快速飞赴“感兴趣”的区域;到达目标空域后,电动推力系统的优势——静音、持久,就显现出来,这使它能在该空域不易被察觉地长时间“逗留”。

  埃尔比特公司近期的一些测试结果显示,采用新动力构型的“云雀”Ⅲ续航时间可达18小时,这意味着它将拥有更广阔的侦察范围,能对更多地面变化做到“了如指掌”。

  给一个人作出评语,“无脑”不是个褒义词。对无人机来说,“无脑”却并非贬义。“云雀”Ⅲ延续了一些前辈的“无脑”基因,它所获情报、信息,不会存储在无人机上,而是实时悉数传回。这意味着即使它被击落,所获数据仍会安全无恙。

  当然,这种“无脑”并非真的“无脑”。像其他两款“云雀”无人机一样,“云雀”Ⅲ无人机的“头脑”是地面站和便携指控终端,不过反应更快、功能更强。通过它们,使用者可以随时召唤空中“云雀”制导远程火力进行打击,让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变成遥控器上的“指尖游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