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七本表簿见证军运如何向实战靠拢

2018-11-28 08:58中国国防报·康子湛 吴 昊 杨天明

从“代”字头到“G”字头,军代表的五十七本表簿见证——

军运如何向实战靠拢

■中国国防报记者 康子湛 通讯员 吴 昊 杨天明

从0.5公里的“展示铁路”到“八纵八横”的铁路交通网,从“龙号”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,中国的铁路发展史,见证了国家的百年巨变。

原驻沈铁长春军代处副主任张立星,作为一名在军交战线工作20多年的老兵,手里也有一份别出心裁的“军交运输发展史”——自己手写的57本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。

张立星告诉记者:“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既是军代表的日记本,也是军事运输的‘身份证’,每一本都详细记录了军列的车次、时间、军运号码、军供保障等信息。一本本表簿内容的变化,就是军交运输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最好见证。”

张立星初次与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结缘是1997年。那一年,他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驻吉林铁路分局军代处,专门负责军列调配工作。

当时的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写满了“代”字头。所调配的军列都是代用客车,车厢内没有座位,只有一扇小窗户,夏天车厢内温度能达到50摄氏度,坐在里面就像蒸桑拿。那时候,张立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战士乘车有个座。

随着国家铁路建设不断完善,2006年根据上级指示要求,张立星多次和沈阳铁路局车辆、客运等部门商讨客车选扣、使用及调度相关流程,最终制定出台《沈阳铁路局建制部(分)队铁路输送客车使用保障办法》。在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,张立星开始写代表快速旅客列车的“K”字母。

从“代”到“K”,看似一个微小的变化,却极大改变官兵乘行环境,运输投送的效率也大大提高。自此后,冬冷夏热、无水无电的“闷罐车”成为了历史。

2012年,东北首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通运营,军交运输也在军民融合的指导思想下,不断分享国家高速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。越来越多的新老兵乘坐高铁入营返乡,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开始出现了代表高铁的“G”字母。

2016年,某部接到紧急命令需运输一批兵员。时间紧、任务重,军代处与铁路部门决定使用整列高铁进行输送。当时主管计划的参谋激动地说:“新老兵乘坐高铁虽然常见,但选扣整列高铁完成军事运输任务,这还是第一次。”

“不仅提速度,还要提质量。”张立星告诉记者,近年来,随着我军实战化训练水平不断提升,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了集平两用平板车“NX”和代表餐车的“CA”。以往从营区到车站需要短途倒运,费时费力,装卸效率较低。他们根据部队需求,加挂集平两用平板车,利用铁路集装箱装载部队装备物资,达到“门到门”的运输效果,投送效率大大提升。

某旅参加“火力—2016”指挥对抗演习,由于跨区机动时间长,沿途军供站设置少,官兵热食保障相对困难。军代处就探索了一条利用铁路餐车为长途军列实时保障的新路子,让参演官兵能随时吃上热乎的饭菜。

军事交通运输战线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建设。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铁路建设步入快车道。2017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为12.7万公里,比1978年增加了7.5万公里。其中,高铁营运里程已突破2.5万公里,占全球高铁营运总里程的三分之二。40年里,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,再到电力机车,不仅牵引动力在增加,速度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快。而这些变化都写在《铁路军事运输综合簿》上,成为军事运输能力提升的注脚。

张立星说:“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,表簿内容的变化也许会更多。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,军交人为打赢保驾护航的使命始终不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