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,是人类永恒价值追求,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保证

读史札记:道器并举维护团结统一

2018-11-24 07:15解放军报·刘诚

《周易·系辞》曰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道器并举是破解难题的重要方法。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,曾发生过一些针对中央政府的叛乱,进而引发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战争。由于中央政府能够道器并举,政治军事双管齐下,形成综合优势,掌握了战争主动权,世界上绝大多数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。从汉朝平定七王之乱、唐朝平定安史之乱、明朝平定宁王之乱、清朝平定三藩之乱,到法国旺代战争、美国南北战争、苏俄内战、俄罗斯车臣战争,古今中外,概莫如是。

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之战意义重大,往往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。战争必然带来人员伤亡、经济受挫、百姓流离。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20亿人口,军民伤亡7000多万人,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。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战争也会带来伤亡和损失,但不同的是,绝大多数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战争,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中统一,有利于恢复和平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,有利于民族团结、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。如七王之乱平定后,汉朝的诸侯王威胁基本清除,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加强;三藩之乱的平定,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;美国南北战争消灭了奴隶制,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;苏俄内战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,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。

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。战争的政治目的,事关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,决定着军民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和参与作战的决心意志,进而影响着战争实力和潜力的发挥。一些人发动叛乱的原因很多,有图谋分裂国家的,有妄想颠覆政权的,有意欲武装割据的,都是从个人或利益集团自身野心出发。为一己私利而陷民众于战火,即使力量再强大、准备再充足,也必然失道寡助;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则是为国家大义而战,即使条件恶劣、猝然应战,也终将得到广泛支持。明代宁王朱宸濠为夺皇权,贿赂宦官、蓄养亡命、强夺民田,密谋十数年,但起兵仅43天就被平定,主要原因是不得民心。苏俄粉碎国内叛乱时,列宁曾形容“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……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”,因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心所向,军队具有高昂士气,得到了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。

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需要健全的军事体系。战争说到底是一种整体性的对抗,军事体系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战争胜负。完备的军事体系,包括科学的军队编组、卓越的统帅和优秀的官兵、雄厚的战争潜力、先进的武器装备等。这些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,经过艰苦的作战训练磨合而来,相比之下往往是中央政府占优。诸如周亚夫、郭子仪、王守仁、格兰特、伏龙芝等战史留名的将帅,训练有素、经验丰富的作战部队,一般都出自中央政府方面。在战争潜力方面,敌对双方的人口、工农业、交通通信、教育医疗、建筑工程和舆论宣传等可为战争服务的实力,是保障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。一般情况下,中央政府掌握国家机器、经略日久,具有先天优势。在武器装备方面,中央政府一方多数情况下也具有优势。如第二次车臣战争时,俄军动用苏-24M轰炸机、苏-25强击机和米-24直升机对叛军基地、阵地实施精确打击,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迫使车臣武装连电台都不敢使用。

把握战争规律,了解制胜机理,是驾驭战争、夺取胜利的关键。历史上的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之战,能够为人们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。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,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向往和平、维护和平成为共同心声,反对分裂、惩戒分裂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选择,维护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必然赢得最广泛的支持。

(作者单位: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武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