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军研究须“深究”

2020-05-19 07:51解放军报·张学辉

●在研究借鉴外军时,如果只是流于形式、浮于表面,不仅难以收到学习之效,反而可能会因走样跑偏,带来不利甚至是严重的危害与影响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考察历史可以发现,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之所以能够发展出“闪击战”,与其当时密切关注英军的装甲战演习和坦克通信系统发展,以及跟踪研究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分不开的。无独有偶,20世纪80年代的美军之所以能够走出越战阴影,并快速抢占变革先机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“领跑者”,和它高度重视研究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敏锐捕捉苏军关于“先进技术将引发新的军事革命”的判断等有着密切关系。这也充分说明,研究外军为己所用,的确是一国军队加快变革推动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。然而回望漫漫历史长河,我们也不难发现,如果在这个研究借鉴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、浮于表面,不仅难以收到学习之效,反而可能会因走样跑偏,带来不利甚至是严重的危害与影响。

把握本质,切忌浅尝辄止。通常来说,被学习借鉴对象具有一定的时代引领性、创新性和开拓性,但这并不排除它对前进道路认识的不确定性,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。越是在这种情况下,越应通过对外军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,争取准确把握“先行者”背后所昭示的时代发展趋势和方向。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认知,就很有可能偏离正确方向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,西班牙爆发内战,成为先进武器装备与作战运用的试验场。德国和苏联都非常重视学习借鉴西班牙内战的经验,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。苏军将领巴甫洛夫从西班牙考察后断言:“现代战争中坦克不能发挥独立作战的作用。”苏联统帅部听取了巴甫洛夫关于“密集坦克集群不适应现代战场”的意见后,竟然失去了使用大型装甲军团的信心,于1939年11月解散了已组建的4个机械化军,从而为一年多之后抗击德军入侵时的被动埋下伏笔。而德国则从中发现了“防枪弹装甲的轻型坦克经不起炮火打击,必须装备防炮弹的装甲”等经验,推动了新型坦克的研制,并进一步深入研究,坚持和发展了“闪击战”思想。

活学活用,切忌简单拿来。学习外军绝不能停留于了解掌握其形式,必须深入了解掌握其内容。也就是说不仅要知道是什么,更要知道为什么。如果不加消化理解,只是“拿来主义”,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。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,埃及军队不去深刻理解坦克作战的本质规律,只是机械地模仿苏军,其“在西奈半岛垮掉的2个装甲师和5个坦克旅,大自坦克小至鞋带等,全都是照搬苏联编制装备表上的一套”。装备的坦克明明是在沙漠中使用却具备两栖能力,明明是在炎热地区使用却配有除雪设备,明明是在见不到一棵树木的沙漠作战却装备带有动力的伐木锯,明明沙漠上没有什么河流却携载着浮桥,而沙漠作战必不可少的推土机以及坦克运输车辆等却全然没有装备。如此不加消化、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,其效果可想而知。

融会贯通,切忌生吞活剥。对于同样一个作战问题的认识其反映的本质规律是相同的,但不同军队受文化传统、语言文字等多种因素影响,其表达形式则往往不尽相同。因此,在学习借鉴外军作战理论及实践经验时更应该做到深钻细研,准确把握。仅以最基础最基本的外军术语翻译来说,就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与反思。比如在作战筹划问题研究中,有人将外军“任务分析”这个环节简单等同于我军的“理解任务”,容易造成认知上的混乱。任务分析是外军在受领任务之后的一个环节,而我军传统意义上的“理解任务”则是作战指挥基本程序的第一个环节,二者显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作用。这也启示我们,在外军研究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深入进去,既把握其发展变化大势,也要关注细节,避免偏差与误导。在研究过程中,应首先完成由“外语”到“汉语”的转化,而后再实现从“汉语”到“军语”的转化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内涵不跑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