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军特战出色,临战训练功不可没

2019-02-11 00:00中国国防报·■张明权
以色列特种兵

  临战训练是连接平时训练和作战的过渡训练,是平时训练成果向战时作战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。以色列一直极为重视特战行动前的临战训练。1948年以来,以色列执行了多次特战行动。历次行动前,指挥官和队员会将一些重要战法分解到训练中。

  改装装备适应行动

  以军鼓励官兵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大胆尝试,比如,队员可根据特定任务的某些关节点需要,对行动中使用的装备进行改装,使其在质量、火力威力等方面更适宜行动需求。

  1956年10月的“雄鸡行动”,作为以色列最高机密被尘封了33年。行动计划由以色列飞行员查托在夜间驾驶“流星13”战机,截击载有埃及陆海空高级军官的“伊尔-14”飞机,为以色列第二天出其不意攻打埃及创造战机。行动前,为使“流星13”飞行速度降到与“伊尔-14”速度相近,同时确保不因出现低于降落速度而导致坠毁的现象,查托在技术人员帮助下,调低了飞机的部分着陆阻力板,在空中进行反复实验,并在行动中得到实际运用。

  创新战法模拟预演

  只有经过反复打磨,战法才有可能转化为具体打法。历次行动前,以军非常注重对新战法的模拟演练。比如,设置逼真实战环境和目标,供队员进行打、炸、拆、装、运等练习,通过反复训练,使其摸索出有关打击角度、弹药用量、攻击距离等最佳参数。以色列媒体称,从伊迪·阿明总统的黑色奔驰车、伊拉克核反应堆到俄罗斯P-12雷达,以军总在想方设法找到“一模一样”的替代品,以便进行拆卸、组装等练习。

  以军还会结合战场实景,采取实兵模拟对抗、系统辅助评判等方式,逐步强化指挥协同演练,检验战法的可行性。1970年7月“利蒙20”行动前,以军行动队队员为猎杀“米格”于预设陷阱,参与行动的16架战机对“偷梁换柱、隐真示假、电磁屏蔽、分割围歼”等战法进行反复演练,最终用不到3分钟时间达成了行动目的。2018年11月,在刺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指挥官努尔·巴拉卡行动前,以军突击队员对行动前确立的“实地伪装侦察、空中欺骗待机、空地协同撤退”等战法进行演练,为行动实施创造了条件。

  严控时间增效研练

  时间是最易计量的训练成本,也是作战行动顺畅衔接的关键参数。训练中,以军指挥官会对照行动计划精细测量距离、计算时间、分配任务,还会最大限度压缩个别分项行动时间值,确保在时间上占据优势。

  1967年6月“焦点行动”前,以空军在加设输油管和加油管基础上,机场勤务保障人员对飞机加油、装卸弹药等步骤进行压缩强化训练,每架战机的备战时间从1至1.5小时缩短至5至7分钟,同一架战机出动率倍增,使以军能利用少数飞机在短时间内发起多轮攻击。

  生理心理极限训练

  围绕行动的某些环节,以军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力、负重、耐高温、抗眩晕、抗失重、抗恐惧、抗疲劳等极限训练。比如,在地形起伏、高温、多沙等条件下进行适应性训练;构设与行动地域火力配置、兵力分布相似的环境,进行抗恐惧训练等。

  1981年6月“歌剧院行动”前,负责行动指挥的大卫·伊夫里要求队员在防空导弹和歼击机双重威胁情况下,采取先启动引擎后再加油这一非常规且危险的训练方法,提高了队员在威胁较大情况下的抗恐惧能力。2006年6月“夏季暴风”行动前,以军F-16战机编队多次进行30米超低空飞行训练,锻炼飞行员超低空条件下的心理素质,使飞行员能够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完成断桥掐电阻敌、超低空掠地威慑、配合逮捕哈马斯要员等一系列任务。

评论